“带中风老伴复诊,以前借轮椅要等20分钟,现在小区门口扫个码就推走,看完病直接还到医院,不用绕路!” 在成都某三甲医院门诊,68岁的张阿姨推着腾悦共享轮椅,轻松完成陪诊。这款已覆盖全国820家医院、210个社区服务点的智能设备,累计服务超1600万人次,一边帮医院卸下 “轮椅管理包袱”,一边让行动不便者告别 “借车难、还车烦”,织就医疗与社区无缝衔接的便民网。
传统轮椅租赁曾让医院陷入 “管不过来、成本难控” 的困境。杭州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,过去护士日均花2.2小时处理轮椅登记、找车纠纷,相当于少完成40次基础护理;高峰时骨科轮椅 “一椅难求”,内科闲置率却达35%,资源浪费严重;每年轮椅采购+维修费用超60万元,基层医院更是直呼 “负担重”。
腾悦共享轮椅的智能体系彻底破局:调度精准度翻倍:依托物联网后台,系统提前2小时分析就诊数据,自动将内科、眼科闲置轮椅调至急诊、骨科等高峰区域。杭州这家医院试点后,高峰时段轮椅可得率从55%升至94%,单椅日均服务次数从3.2次增至5.2次,再未出现 “等轮椅误就诊” 的情况。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更通过 “前 10分钟免费” 政策,让轮椅周转效率提升3倍,解决传统免费轮椅 “长期占用” 难题。成本压力大减负:采用 “零投入合作” 模式,医院无需采购设备,腾悦全包运维。河南某县级医院引入后,年均节省轮椅支出18万元,后勤人力成本下降60%;某省级三甲医院通过收益分成,每年额外增收10万元,“把钱投到CT机、监护仪上,更能提升诊疗能力。” 该院院长说。安全隐患全消除:智能锁具 ,让轮椅丢失率从 12%降至0;固定停放区避免散放堵塞消防通道,成都某医院消防通道达标率从68%升至100%,“急诊推车再也不用临时挪轮椅,抢救速度快了8分钟。” 急诊科护士长说。
对行动不便者和家属来说,传统轮椅租赁的 “繁、慢、累” 曾是就医路上的 “拦路虎”,腾悦共享轮椅精准戳中这些痛点:
还车更灵活:针对独居老人 “医院借、社区还” 的需求,腾悦在全国设210个社区服务点。苏州某社区试点后,独居老人就诊率提升42%,83岁的周奶奶说:“下楼借轮椅,看完病直接还到医院,不用麻烦志愿者帮忙。” 社区还配 “爱心协助员”,老年用户操作成功率从58%升至96%。
腾悦共享轮椅还向基层与夜间场景延伸,填补便民空白:在河南某县级医院,过去仅能提供15张传统轮椅,高峰时家属只能自带折叠椅。引入腾悦后,零投入新增20张轮椅,患者陪护满意度从61分升至92分,“以前家属常因‘没轮椅’投诉,现在这类问题基本没有了。” 该院外科主任说。
夜间服务同样可靠。武汉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,腾悦24小时应急运维团队,故障30分钟内响应、2小时内修复,设备完好率保持99.2%;夜间轮椅归位率从58%升至99%,护士不用再起身处理 “还车难” 问题。“凌晨3点带父亲急诊,轮椅刹车有点松,打热线20分钟师傅就到了,没耽误检查。” 家属陈先生说。
从三甲医院的智能调度到社区的 “家门口借车”,从县域医院的成本减负到夜间急诊的应急保障,腾悦共享轮椅用 “问题导向” 的创新,架起医院与患者的便民桥梁。正如创始人许少填所言:“让每个行动不便的人都能体面就医”,这些遍布城乡的共享轮椅,正持续为医疗便民注入温度,未来还将拓展至养老院、康复驿站,让便捷出行惠及更多群体。
这篇文章通过新场景案例与数据,进一步强化了共享轮椅对医院和患者的价值。若你想调整案例地区、补充特定数据,或突出某类用户群体(如残疾人、术后患者),可以随时告诉我。